买球app哪个好

图片
首页/ 政务公开 /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/ 乡村振兴 / 正文

聚焦粮食安全生产系列报道之四

  记者 夏莲
  东阳村的麦子收得早,玉米种得也早,这几天,渭河滩上已是绿油油一片。村党总支书记李东民弯腰拨了拨玉米苗,满脸笑意地说道:“今年小麦丰收了,现在看玉米的长势,秋粮肯定也错不了。”这样的丰收景象是李东民在去年秋天做梦也想不到的。
  东阳村位于大荔县官池镇,全村9000多亩土地中河滩地就占了三分之二。去年受秋淋天气影响,渭河水位暴涨,村里的河滩地全部被淹。“水有一人多深,玉米泡在水里没法收,更别说种麦子了,当时感觉全完了。”李东民欲哭无泪,急得满嘴泡。
  后来,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安排下,村里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开沟挖渠,终于把水排了出去。然而地里泥泞不堪,根本下不去脚,更别说农机下地耕作了。而此时已是10月下旬,早过了小麦的最佳播种期,“再种不上,这料庄稼就白费了。”李东民告诉记者,当时大家都急得团团转,不少村民已经放弃耕种了。
  着急的不止东阳村村民,官池镇副镇长张小红告诉记者,官池镇1万多亩河滩地和东阳村的情况一样,“当时觉得非常痛心,玉米成熟了收不了,小麦该种了也种不进去,这影响的可是村民两年的收入。”
  就在大家手足无措时,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带来了好消息,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,全市将推广抗湿抗渍无人机小麦飞播技术,利用无人机在高空播撒小麦种子。
  办法有了,然而村民却将信将疑,“见过用无人机施肥喷药的,还没见过播种的,这能行吗?”“地里还有不少水,麦子不会发霉吗?”“麦子都撒在地皮上,鸟不吃才怪。”“麦子种下长不出来,不是亏本了?”原来,无人机小麦飞播技术是全国首创,没有先例,村民不相信这项新技术。
  为了让村民相信飞播小麦的可行性,农业农村部门决定在东阳村试播1000亩,同时为了打消村民顾虑,激发村民种粮积极性,利用专项救灾资金对小麦飞播进行了补助,每亩补贴50斤小麦种子。
  10月27日一大早,农技人员带着5架无人机来到东阳村的河滩地边,此时,田边早已站满了村民。装好小麦种子后,飞手操作无人机腾空而起,按照规划好的线路和高度在空中开始播撒作业。好奇的村民跑到无人机飞播的田块,查看播撒效果。
  几天后,飞播的小麦发芽了,村民的顾虑也打消了,全村3200亩河滩地利用飞播技术完成了播种。随后,地里的玉米也顺利收割,村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。
 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护,今年6月初,东阳村的小麦成熟了,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,乐坏了村民。6月8日,村民雷建勋家的5亩多河滩地在轰隆隆的器械声中被收割入仓,亩产达到590.59公斤。雷建勋乐得合不拢嘴:“产量提高了300多斤,一亩地能多卖400多元。”李东民高兴地告诉记者,村里飞播小麦平均亩产600公斤,每亩产量比往年增加100公斤。
  不止东阳村的飞播小麦获得了大丰收,去年大荔县飞播的2万亩小麦也喜获丰收,平均亩产500公斤,最高达650公斤。